GB/T 14926.17-2001 实验动物 绿脓杆菌检测方法

大小:319.84KB
更新时间: 2025-07-11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本标准是对GB/T14926.17-1994《实验动物 绿脓杆菌检测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增加了“6.3.5半固体动力试验”和“6.3.642℃生长试验"和“5检验程序”。因血清型鉴别试剂难得,且血清型鉴别只是必要时才采用,故制除原标准“5.6血清学试验”。氧化酶试验阳性是假单胞菌属的重要生化指标,且假单胞菌属中,产生绿色色素是绿脓杆菌的特征。因此,在NAC液体培养中,当有绿色色素和菌膜产生时,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可直接判定结果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韧。

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绿脓杆菌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免绿脓杆菌的检测。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926.42-2001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 标本采集

GB/T 14926.43-2001实验动物 细菌学检测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原理3

绿脓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具有产生绿色色素和氧化酶等生化试验特征,因此,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菌体检验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4 主要设备和材料

4.1 普通恒温培养箱

4.2 生物显微镜。

5 培养基和试剂

5.1 NAC液体培养基。

5.2NAC琼脂平皿。

5.3普通营养琼脂平皿。5.4糖发酵培养基。5.蝤鋐5琦果椏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5.6尿素培养基。5.7营养明胶。

5.8氧化酶试剂。

5.9硝酸盐培养基。

e754-image.png

操作步骤

7.1 采样

采取回盲部内容物、粪便或病灶组织、分泌物

7.2分离培养

将已接种的NAC液体培养基置(36士1)℃培养18~24h后观察生长情况,对未产生绿色色素者转种NAC琼胎平皿,(36士1)℃培养18~24h。7.3 鉴定

7.3.1 生长特性及菌落特征

绿脓杆菌在NAC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有菌膜,大部分萌株可在培养液上半部形成绿色色素;在NAC琼脂平皿上形成扁平,边缘不齐呈锯齿状,2~3mm的菌落,大部分菌落可产生绿色色素而致使培养基呈绿色,部分菌株需延长培养时间方可产生色素。

7.3.2 菌体特征

革兰阴性杆菌,菌体长短不一。

7.3.3 氧化酶试验阳性

被检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及产生绿色色素,可报告检出绿杆菌。7.3.4 生化试验

对不产生绿色色素的菌应做如下鉴定,见表1。

e7745-image.png

7.3.5 半固体动力试验阳性。

7.3.6 42℃生长试验阳性。

8 结果报告

凡符合上述各项检测结果者作出阳性报告,不符合者作出阴性报告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