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926.16-2001 实验动物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方法

大小:319.44KB
更新时间: 2025-07-11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和兔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

引用标准2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926.42-2001实验动物细学检测标本采集

GB/T 14926.43-2001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3原理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β溶血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具有链激酶试验阳性等生化特征。因此,可通过菌落生长、菌体和生化反应特征进行鉴定,

4 主要设备和材料

4.1 普通恒温培养箱,

4.2生物显微镜,

4.3 恒温水浴箱

5 培养基和试剂

5.1 血琼脂平皿。

5.2糖发酵培养基。

5.3 杆菌肽纸片。

0.25%氯化钙,5.4

5.5肉浸液培养基。

5.6草酸钾。


p7747-image.png

7 操作步骤

7.1 采样

采取呼吸道或病灶分泌物或脓汁。7.2 分离培养

将已接种的血琼脂平皿置(36士1)C培养18~24h。7.3 鉴定

7.3.1 菌落特征

在血琼脂平皿上(36士1)℃培养18~24h形成1.0mm左右,灰自色圆形,凸起,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2~4mm界限分明,无色透明溶血环(β溶血)的小菌落。7.3.2 菌体特征

革兰阳性,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um,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长者20个左右。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者多呈短链或葡萄状,而液体培养基中则可形成典型的链球状排列。

7.3.3 链激酶试验阳性吸取草酸钾人血浆0.2mL,加0.8mL灭生理盐水,混匀,再加入24h(36士1)℃培养的链球菌培养物 0.5 ml, 及 0.25%氣化钙0.25 ml(如氣化钙已潮解,可适当加大至 0.3%~0.35%),振荡摇匀,置于(36+1)℃水浴中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凝固程度至试管倒置,内容物不流动),然后观察凝块重新完全溶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如24h后不溶解即为阴性。草酸钾人血浆配制:草酸钾0.01《放人灭菌小试管中,再加人5ml,人血,混匀,经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即为草酸钾人血浆。7.3.4 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

待检菌株纯培养物涂布于血琼脂平皿上,用灭菌镊子取每片含有0.04单位的杆菌肽纸片,放于琼脂表面,于(36士1)℃培养24h,如有抑菌带出现即为阳性,同时用已知阳性菌株作为对照。

8 报告结果

凡符合上述各项检测结果者作出阳性报告,不符合者作出阴性报告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