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作为一种主要的情绪障碍,表现为个体对未来威胁的预期,发病率约为 7. 3%,终生患病 率位居首位,且与抑郁存在重叠机制,为多种精神疾病(中医情志病证)的典型症状,共病率及致残率高,严重 危害人民健康。
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焦虑的重要载体,对破解焦虑发病机制及研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但传统 上的应激致焦虑公认范式却较为局限,本文基于“传统理论 + 临床数据 + 动物实验数据”初步提出一种“志意 失畅”致焦虑新假说,定义为“个体经过多次尝试后自身需求无法满足、需求受限或被剥夺,是一种因愿望受 阻又无能为力时所诱发的焦虑状态”,本假说把现代医学焦虑临床患者绝望放弃、快感缺乏和社交退缩的典 型表现,与“饥而不能食,食而不能得,得而不能饱”的传统中医情志病证理论建立联系提出“志意失畅”致焦 虑的中医病机观点,并在一种仿真饲料设计及造模的动物实验中得到数据支撑,据此建立的造模范式易于操 作、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可用于建立大小鼠焦虑模型,为抗焦虑药物的研发及药效学评价提供理论和模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