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不同的构建方法及其优劣势,并针对现有构建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 为构建既保有中医证候本质又符合现代科研规范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本文以“中医”“证候”“动物模 型”为关键词检索并阅览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文章,继而系统梳理了当前中医证 候动物模型主要构建方法的理论依据、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中医证候动 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中医病因病机构建法、现代医学病因病理构建法以及中西医病证结合构建法。中医病因病机 构建法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模拟六淫致病、情志失调等外因来构建证候模型;该方法虽契合中医理论内涵、操作 简便且可控性强,但存在造模成功率低、病因-证候拟合度不足等问题。现代医学病因病理构建法基于微观病理机 制,采用药物干预、手术建模等可控性强的技术手段;该方法虽具有客观指标明确、可重复性优的特点,但存在偏 离中医“证”的本质、安全性不足等缺陷。中西医病证结合法在证候本质还原度与技术可行性上呈显著互补性,在 方法论上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辨证思维的系统融合,并整合现代医学的客观评价体系,提升了西医病理机制 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临床吻合度;然而,该方法仍面临证候辨识标准模糊、疾病进展模拟失真等共性挑战。中医 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虽面临理论适配性差、技术标准化欠佳等问题,但在验证方药疗效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仍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未来应通过优化动物选择、完善制备方法理论依据、规范造模因素设置、明确造模成功标准 等措施优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

阅读原文:中医证候类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概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