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常压低氧与低压低氧诱发肺动脉高压(PH)大鼠模型的肺血管重构、右心功能、肠 黏膜屏障损伤以及肺、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比较两种低氧模式造模方式的差异,为 PH 的发病机制研究 和防治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于 2024 年 6 月~2024 年 12 月,将 18 只 6 周龄 SPF 级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 为常压常氧(Control)组、常压低氧(Normobaric hypoxia, NH)组和低压低氧(Hypobaric hypoxia, HH)组。 通过 右心导管术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通过超声心动图与右心肥厚指数(RVHI)评估右心功能,通过 HE 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和肠黏膜屏障病理损伤情况,通过结肠结扎注射 FITC-葡聚糖方法检测结肠通透性,通 过 ELISA 检测肺组织与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

结果 右心功能评估显示:与 Control 组相比,NH 组与 HH 组大鼠的 mPAP 升高(P<0. 05)、肺动脉加速时间(PAAT)缩短、RVHI 和右心室做功指数(RVFWI)增加(P< 0. 05)。 与 HH 组相比,NH 组大鼠的肺动脉射血时间(PET)延长、PAAT / PET 比值降低,提示 NH 组大鼠存在 更为明显的右心功能异常。 肺血管形态学评估显示:与 Control 组相比,NH 组与 HH 组的肺血管腔面积百分 比(MA%)和血管壁厚度百分比(WT%)显著增加(P<0. 05)。 与 HH 组相比,NH 组 MA%升高尤为显著(P< 0. 05),提示 NH 组大鼠存在更为明显的肺血管重塑。 肠损伤评估显示:与 Control 组相比,NH 组和 HH 组结 肠长度缩短伴黏膜损伤,通透性显著增加(P<0. 05);与 NH 组相比,HH 组呈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提示 NH 组与 HH 组均存在肠黏膜屏障损伤。 肺与结肠组织炎症评估显示:与 Control 组相比,NH 组与 HH 组肺组织 与结肠组织中的 IL6、IL1β、IL17a 表达均升高(P<0. 05)。 与 HH 组相比,NH 组肺组织 IL6、IL1β 及结肠 IL17a 表达显著高于 HH 组(P<0. 05),而结肠 IL6 表达相对降低(P<0. 05),提示 NH 组与 HH 组肺与结肠组织均存 在局部炎症。

结论 NH 与 HH 两种低氧诱导的 PH 大鼠模型在肺血管重构、右心功能、肠黏膜屏障损伤以及 肺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中存在表型差异,气压的改变在 PH 发生发展中存在重要作用,不同的气压可能通过 不同机制参与了 PH 病程。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 PH 的病理改变、延缓疾病进程以及基于“肺-肠轴”探讨 PH 炎症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阅读原文:常压低氧与低压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