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上世纪80年代,《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也提出了“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实验动物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试验伦理等科学问题备受关注。

1997年,科技部《关于“九五”期间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3Rs的基本概念写进实验动物工作管理和科技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并将实验动物替代研究列入实验动物基础性研究的重点内容,提出予以重点资助。

2001年,科技部《科研条件建设“十五”发展纲要》更加明确的提出,在全面推行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动物福利保障制度”。这为我国科技领域开展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政策及技术规范研究,制定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规和管理办法,2002年,科技部发文《关于下达2002年度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2]484号),以《2002年度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的形式支持开展《与世界接轨的实验动物福利及技术规范研究》,研究期限:2003年2月-2005年10月。

该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需要,提出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验动物福利方案和相关技术规范,为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实验动物管理及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等提出科学依据。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共设立了七个子课题:包括:实验动物福利实施方案研究(贺争鸣),实验动物笼具设计、制作技术规范研究(巴彩凤 魏晶),实验动物独立送排风SPF级笼具(IVC)设计、制作技术规范研究(宗阿南 王禄增),实验动物隔离器设计、制作技术规范研究(陈洪岩),实验动物常用设备设计、制作技术规范研究(李华),实验动物垫料设计、制作技术规范研究(史晓萍)和实验动物麻醉、保定、安乐死技术规范研究(赵厚德 陶钧)。

2005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主要成果:完成包括《实验动物福利实施方案研究》和14个技术文件;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主编方喜业教授的支持下,开办了“实验动物福利技术”专栏,刊出了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研究的9篇论文;出版了专著《动物暨实验动物福利学法规进展》(主编:王禄增、王捷、于海英.2004年,辽宁民族出版社)。

本专著收集了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及一些国际组织关于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尽管时间、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本专著并非尽善尽美,但其价值在于能使更多的人方便地了解国外实验动物福利法规状况,从而对我国的动物暨实验动物福利立法有所帮助和借鉴。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根据项目研究提出的《实验动物福利实施方案》和《实验动物麻醉技术技术规范》等14个技术规范,以及出版的《动物暨实验动物福利学法规进展》,进一步开展了“实验动物福利管理细则”的研究工作,并于2006年1月份完成草案。2006年3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起草的“实验动物福利管理细则(草案)”进行了审定,审定后提交科技部,科技部组织专家审定并将文件名称定为《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2006年9月30日,科技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国科发财[2006]398号)。该文件的发布实施对提高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交流的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