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我单位COVID19疫苗保护性的动物模型评价技术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此次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
Klf5通过对ICM和TE基因的双重调控,建立了双电位细胞命运
小鼠植入前胚胎的早期卵裂球具有双电位细胞命运,能够在胚泡中产生胚胎和胚胎外系。在这里,作者鉴定了三种主要的两细胞阶段(2C)特异性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s)作
丝氨酸蛋白酶二肽基肽酶 4 和尿激酶是人和小鼠疤痕形成的关键分子
尽管最近在理解皮肤瘢痕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引发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作者以单细胞分辨率研究成熟的人类肥厚性疤痕和小鼠的发展疤痕。与正常皮肤
Nature Metabolism:揭示Hh信号通路通过Hilnc参与肝脏脂质代谢的新机制
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的最新成果(Loss of Hilnc
研究人员培育出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利用单碱基编辑器对葡萄糖激酶进行点突变,培育出首例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相关论文以Gene
国家动物模型信息平台收录EV71感染PSGL1转基因小鼠模型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出疹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手足口病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国家动物模型信息平台收录新冠病毒感染共病小鼠模型
新冠疫情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和健康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已有的报道,表明患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在感染新冠后表现出更强的致病性和更高的致死率,但具体原因并不清楚。
国家动物模型信息平台收录心肌组织特异性Dnmt1敲除大鼠模型
心肌病是一组累及心肌组织,表现为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5年生存率不及50%。肥厚型心肌
2020年心血管疾病课题组部分成果展示
近期,心血管疾病课题组在压力负荷导致肥厚性心肌病的研究中有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在小鼠中,多巴胺D5受体(D5R)在左心室的表达随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