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规范市场执法行为,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发展环境,近日,武汉市局印发《加强食品药品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采取五项举措,加快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推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局面。
一是明确事中事后监管职责。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监管”和“协同监管”的原则,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并按要求及时对所监管的对象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按照“谁处罚、谁公示”的原则,在门户网站或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专栏,公示行政处罚事项目录。
二是加强监管风险监测研判。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各环节的风险评估,提高发现问题和防范化解区域性、行业性及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对发现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的提醒、约谈、告诫等强化对行政相对人的事中监管,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监督抽检不合格处置工作,加大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最终形成让违法违规者“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的市场氛围。强化食品小作坊、小餐饮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建立随机抽查工作规范。调整完善并动态更新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双随机”运行制度,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随机抽查平台系统建设。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及时开展调查,对查证属实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惩处,形成有效震慑。
四是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将被抽查市场主体的主体责任落实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处置信息、自律信息等,纳入信用档案,并与年度食品药品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相结合。建立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将符合“黑名单”管理的市场主体,提供给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负责实施联合惩戒的部门,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五是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积极推行问题企业约谈、企业良好行为规范等制度,督促企业自律,推动企业落实责任。建立与行业协会商会间的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系统,形成电话、网络、信函、走访、传真、微举报、媒体平台“七位一体”的投诉举报接收格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关注度、参与度,让消费者“用脚投票”,倒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信息来源: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