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
家犬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动物,考古证据表明至少一万年前欧亚大陆多处均出现了犬的身影,其起源、扩散以及与人类迁徙的互动关系等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动物驯化和人类文明传播都
还在为 “靶点同源性高,小鼠免疫应答弱” 发愁?还在因 “筛选不到高亲和力抗体” 耽误项目进度?赛业生物 HUGO-Ab-eKO™同源速敲小鼠,专为解决抗体研发
在实验室里,C57BL/6(简称B6)小黑鼠是无可争议的“明星”,其遗传背景清晰、稳定,是许多基因工程小鼠的遗传基础。因此,当研究人员发现自己精心培育的纯种小黑
2025年11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山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在国际学
加州大学Alex A. Pollen研究小组在研究中取得进展。他们揭示了哺乳动物纹状体中间神经元的保存与改变。该研究于2025年11月5日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设的猕猴生物资源库通过系统性基因组与表型数据分析,构建了覆盖900余只中国猕猴的表型遗传资源平台。这一进展将为提升生物医药研究的精准度
作为目前“出镜率”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食蟹猴因与人类在解剖、生理、免疫与代谢上的高度相似性,以及靶点亲和力与药代动力学的可比性,并且较恒河猴具全年可繁育、
裸鼹鼠是自然界最非凡的生物之一。这些穴居啮齿类动物的寿命可达37年,大约是体型相近的近亲物种的十倍。但它们极端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延缓其他啮齿动物所经历
目的 通过组织动物照度检测实验室能力评价的活动,评定参比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并对检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 2024年9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简称“中检
基因编辑小鼠模型作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在疾病机制解析、药物研发及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校在基因编辑小鼠的制备、饲养和数据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