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科学、药理学等实验中,鞘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输送至中枢神经系统的 “精准给药术”。今天就为大家详解大小鼠鞘内注射的全流程,附避坑指南,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麻醉管理

体位固定

备皮消毒

精准定位 —— 成败关键!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腰穿把药物直接注射到脊髓周围的鞘膜(脑脊液循环系统)中,让药物随脑脊液快速扩散,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优势:避开血脑屏障,药物起效快、局部浓度高,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 “黄金手段”。
#1. 实验动物选择
小鼠:成年鼠,体重18-25g(太轻易损伤,太重定位难)
大鼠:成年鼠,体重200-300g(体型适中,操作稳定性高)
✅ 必备工具:
剃毛器(备皮超重要!)、碘伏(消毒3 遍!)、加热垫(维持体温,防低温应激)
微量注射器(30G-33G针头,细针减少组织损伤)
麻醉剂:异氟烷(推荐!气麻可控性强,苏醒快)
麻醉管理
诱导期:3-5% 异氟烷(快速麻醉,避免动物挣扎)
维持期:1-2% 异氟烷(保持浅麻醉状态,防呼吸抑制)
⚠️ 关键:全程监测呼吸频率,避免麻醉过深!

体位固定
俯卧位,四肢展开固定,脊柱自然弯曲。
(重点!L5-L6间隙定位更清晰)

备皮消毒
小鼠:直接剃毛;
大鼠:可剪开背部皮肤(约1cm小口,暴露脊柱)
碘伏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3 次。

精准定位 —— 成败关键!
定位标志:髂嵴连线稍上方的L5-L6 间隙(用镊子轻戳,触感凹陷处;大鼠可触摸棘突,两棘突间凹陷即为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