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1:18

10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会上,各有关厅局以及邵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就《若干措施》下一步如何落地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做大做强“湘药”品牌,打造一批中医药龙头骨干企业

“中医药是我省生物医药的重要支柱产业。”省工信厅副厅长欧阳晓风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226家规模以上中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58.3亿元、利润15.5亿元,在全省医药工业的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抓政策落实,做强市场主体;抓创新驱动,突破关键环节。”欧阳晓风介绍,省工信厅将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产业来谋划,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50亿元、过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再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过10亿元、过5亿元的核心大品种。

此外,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中药新药研发、经典名方二次开发等关键环节,牵头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药展会平台;持续做优“湘九味”道地药材,巩固提升九芝堂、千金等经典“老字号”,大力研发中药创新药,全面增强“湘药”品牌影响力。

推进规范化种植,筑牢中药材产业链的根基

“中药材种植是中药材产业链的根基,也是我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会上,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杨文辉带来了我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最新成果及下一步打算。

截至2024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93万亩,较2020年增加40余万亩,增长超8%。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15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30%,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通过标准化生产推广,2024年全省中药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5%,较2020年提高2.5个百分点,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值得欣喜的是,怀化靖州的茯苓、湘西龙山的百合等,都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杨文辉介绍,2024年全省中药材农业产值已达252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品牌建设、种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推动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杨文辉说。

林下中药材产业,是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重要纽带

“截至目前,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近50%;年种植产值达11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300万人。”会上,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薛萍带来了好消息。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省林地面积1.89亿亩,其中超3000万亩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种植,为林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如何进一步实现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林农增收的多重效益,让林下中药材产业成为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重要纽带?

薛萍介绍,我省计划5年内遴选10个林下经济重点县,打造产业集群;支持50个国有林场和50家企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重点推广“森林经营+林下药材”的订单模式,培育壮大林下中药材特色产业园。

此外,将加强基地水利、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机械装备,强化种苗培育、种植、有害生物防治等服务。加大林药科技攻关力度,制定并推广林药种植标准规范等技术规程。持续提升“湘野山珍”“湘九味”等品牌影响力,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兼顾事业与产业,让中医药发展的“一体两翼”融合共进

目前,湖南已构建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自2021年入列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来,湖南奋力书写、频频交出新答卷。

“事业与产业,好比中医药发展的‘一体两翼’。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正是我们推动事业产业融合共进的重要抓手。”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结合我省实际,针对如何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带来思考。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中医类医疗机构4057个,中医类医院床位7万张,居全国第4位;2024年总诊疗量达5579.73万人次,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接近30%。肖文明认为,这些良好的事业基础,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市场根基。

“我们将着力推动‘湘产好药’与‘湖湘中医’深度融合。”肖文明说。比如,依托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这一国家级平台,从源头上保障“好种子、好药材”;推动建设中药共享调剂配送中心,实现“审方、煎煮、配送”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在家就能像收快递一样收到煎煮包装好的汤药。

与此同时,我省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将逐步扩大中医药服务项目,支持省产中药集中带量采购;在人才培养上,将推动校企合作;将建设全省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为临床决策和产业布局提供双向支撑,更好促进事业与产业的协同。

“药材好,药才好”,将中药饮片监管作为重中之重

中药饮片质量关乎用药安全、关乎群众健康。

“近年来,我们始终将中药饮片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省药监局副局长姚咏梅表示,《若干措施》出台后,将继续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持续提升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水平。

“药材好,药才好。我们将始终坚持严格监管,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姚咏梅介绍,将持续督促企业严把原料准入关,确保购进中药材来源可溯、质量可控;严把规范生产关,确保生产全过程持续合法合规;严把上市放行关,确保产品检验合格才能出厂;严把质量追溯关,确保产品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据悉,目前我省已出台了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的《指导意见》,公布了湖南省第一批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目录,涵盖15个品种。下一步,将逐步扩增品种目录,原则上做到“应增即增”。

一体推进中医药发展,推动项目更好落实落地

邵阳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也是今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若干措施》中的各项措施含金量都很高,为我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坚定的政策支撑。”邵阳市副市长余勋伟说。

据悉,当地将做强“种业+种植”文章,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从源头把好中药材的质量关;力争做到在中医药的加工上,把环节做深、做透;在制造上,把环节做精、做优;推动中医药的加工和制造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计划依托隆回的道地药材产业园和小沙江山银花交易市场,构建“有形市场+电商平台+准期货市场”的模式;重点依托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把它建成立足邵阳、辐射周边、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市场。

此外,当地将做好“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康养”“中医药+美食”等文章;推进一批中医药研发平台的建设;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的中医药工作专班,一体推进中医药发展。

(《湖南日报》2025年10月15日 第03版: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