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容(Enrichment)是现代动物园管理的核心实践之一,旨在改善圈养野生动物的福利水平。其产生源于早期动物园简单枯燥的环境导致动物出现肥胖、刻板行为等问题。“动物友好”理念要求满足动物在生物学与行为学上的需求,保障其享有免受饥渴、恐惧、不适、痛苦并能表达正常天性的自由。丰容并非单一措施,而是一系列通过优化环境来刺激动物自然行为、增加行为多样性、减少异常行为的综合策略。它主要分为食物丰容、感知丰容、环境物理丰容、感官丰容、认知丰容和社群丰容这五大类型。

为什么要丰容

大家一定都有去动物园的经历。我们去动物园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凶猛的,温顺的,呆萌的甚至是可怕的……去动物园的经历总是觉着新奇有趣。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供游客参观的同时自身也可以得到更好保护,他们在动物园里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和食物、生活在没有天敌的安全场所内、获得饲养员的悉心照料,但这也意味着他们远离了自己原本野外的家园,失去了在栖息地的自由自在。在“动物园”出现的初期,园舍环境简单,饮食相对单一,动物的天性得不到释放与满足。在这样枯燥无聊的环境下生活动物逐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肥胖、刻板行为等。于是“动物友好”设计的概念产生了。“动物友好”是要满足动物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的需求[1]。这一理论直接促生了对动物丰容的研究,使得动物福利成为现代动物园关注的重点。下图是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将动物需求叠加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将动物福利定义在社交需求以上的层次。

基于此,国际上提出动物园中的动物应该享有以下自由:

1.不受饥渴和营养不良困扰的自由

2.不受恐惧和忧虑紧张的自由

3.不受身体和环境不适的自由

4.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5.能够表达正常天性的自由。

丰容是什么

丰容是指在圈养条件下,针对野生动物提供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来促进其大脑活跃程度,使动物展示更多在自然野生状态下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这一动物园术语最早是在1998年由Vikter和Reihardt两位科学家提出。

在野生动物的圈养和保护中,丰容一词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加深而逐渐被大家重视。其含义也在逐渐转变。现代丰容主要包含了几下几点:增加行为多样性、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增加野外条件下的自然行为、对环境积极正面的使用(Increase Positive Uti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人们开始认识到圈养野生动物不仅是要确保他们的基本生理需要,还要考虑到他们在社交和精神方面的健康,呈现更多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丰容使得动物自身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也使得研究者更好的展开科学研究、也会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

丰容的类型

动物像是养孩子,对于孩子家长不但要让他们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过的开心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换着花样的给他们做好吃的、还要花时间陪他们玩、他们还要有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让他们全面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动物也是如此,动物丰容也要从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主要分为以下五种:食物丰容、感知丰容、环境物理丰容、感官丰容、认知丰容和社群丰容,让我们通过实际案例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引自:张恩权老师讲座

FeedingEnrichment

食物丰容

不过饭来伸手的生活

食物丰容要求对食物的类型和取食的途径进行优化。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动物不再通过直观、直接的渠道获取食物,而是更接近其在野外生存环境中的觅食或捕食行为[2]。下图对长臂猿的食物丰容改进了原有获取食物的方式,增加了取食的难度,提高动物在圈养条件下的行为丰富性。长臂猿可以通过学习透明水桶的形状和外观,尝试转动手柄,让食物能通过窄小的瓶口顺利掉出。在自然条件下,长臂猿的栖息环境大多在雨林树木之间,他们60%的食物来源是果实。树木的形态各异,果实的挑拣也需要身体维持一定平衡,同时警惕天敌的威胁,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为取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长臂猿作为灵长类,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图中的丰容设计能在其智力范围内有益于该个体的健康,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行为。

雌性长臂猿通过滚动水桶来获取桶内的食物(图源pininterest)

Tactile Enrichment

感知丰容

海龟的生日派对

感知丰容可简可繁,小到球体或者袋子,大到整个活动区域添加草席或增加水池,都能一定程度上刺激动物的感知(Animal Welfare)[2]。一项研究发现,为大猩猩铺设草甸能有效减少其刻板行为[3]。触觉的丰容应根据该物种在野外栖息地的特性和周遭环境来设计合理的丰容设施。该图是美国Omaha’s Henry Doorly水族馆为海龟庆祝生日的场景。野生海龟主要生活在远洋的海草丛中,绝大多数海龟取食海藻、海草、海绵以及水母等[4]。该水族馆的设计利用塑料材料模仿了海龟在海草中游动的生存环境,同时能让游客理解用绳子栓套的浮力球的设计类似于人类生日派对中悬挂的气球。爬行类和两栖类在动物园丰容中一直是被忽视的动物。他们相较于行为丰富的哺乳类,被认为具有较低的认知水平,故没有得到重视[2]。有研究发现,触觉类的丰容(Sensory Enrichment)能有效提高爬行类在圈养条件下的表现[5]

Omaha’s Henry Doorly Zoo and Aquarium为他们的海龟庆祝生日,在馆内放置塑料的球体和装饰物,增加海龟和环境的互动性(图源pininterest)

Structural Enrichment

环境物理丰容

环尾狐猴和他喜爱的玩具呼啦圈

环境物理丰容通常指代长期或半永久的环境改变,比如为圈养条件增设平台,提供新的休息区域或增加能够游戏的长绳[2]。环尾狐猴是一种高度社群的动物,他们有33%的时间在地上,其余时间在树上或者矮小的灌木丛中。匈牙利的Kecskemét动物园将人类使用的呼啦圈安置在环尾狐猴的圈舍中,能够刺激环尾狐猴在低矮树层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内行为多样性,也为游客提供一定的观赏价值。灵长类中,能否使用工具是判定其智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6]。野生和圈养环尾狐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别。圈养环尾狐猴能够使用非食物性工具,但相较于其他灵长类物种,他们的智力水平并没有十分突出。但是他们拥有能将记忆排序组合的能力,且能够不通过语言交流从大脑中提取记忆[7]。因此合理的丰容依然能够刺激这一物种的行为意识。

Kecskemét zoo 为环尾狐猴提供呼啦圈增加圈舍内的丰容,环尾狐猴能够利用呼啦圈玩耍和学习(图源pininterest)

Auditory, Olfactory and Visual Enrichment

听觉,嗅觉和视觉丰容

动物也要去拜访邻居

印度尼西亚的Jakarta动物园通过马车携带园内的红毛猩猩游览园区,实现了从视觉、嗅觉到听觉丰富野生动物的感知。1990年代,印尼的动物饲养员将园内的红毛猩猩载在马车的后座上,在可控条件下带领他们观赏园区内的环境。这一项独特的设计涵盖了动态捕捉、听觉、嗅觉、视觉及社交的全方位丰容。最特别之处在于,动物园的游客本身也成为了红毛猩猩丰容环节中的一部分。这也证明了游客参观动物园不仅仅是感知感受的一方,还能给予动物多样化相应的环境刺激[2]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国内外的动物园的游客参观量都急剧下降。有利的一方面是,饲养员开始将圈养下的动物放置到原本游客的参观区域,让它们体验更多全新的环境刺激,绝大多数动物都表现出更加健康、丰富的行为。

引自:Terry L. Maple, Bonnie M. Perdue. Zoo Animal Welfare, published by Springer

Cognitive Enrichment

认知丰容

热爱拳击的北美棕熊

北美棕熊相对于能轻松获取的食物,更喜欢通过一定挤压和破坏来获取的隐藏的食物,这一特别的行为又叫Pouncing,是棕熊具有认知性的表现,也是其丰容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丰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某一项丰容是否能够成功起到刺激生物的行为多样性和大脑发育的作用。Watters指出,我们之所以无法预测丰容的结果,源于我们缺乏一个统一的定律。生物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具有适应性,而这一进化带来的未知正是我们在丰容中获得的最佳结果[8],不确定性才是自然界最完美的设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恩权,李晓阳,古远. 动物园野生动物行为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Maple T L,Predue B M.Zoo Animal Welfare.Australia: Springer Heidelberg New York Dordrecht London.2013.Pages

[3]Baker K C. Straw and Forage Material Ameliorate Abnormal Behaviors in Adult Chimpanzees. Zoo Biology. 1997. 16(3): 225-236

[4]Carr A.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elagic Stage of Sea Turtle Development. Conservation Biology. 1987. 1(2): 103-121

[5]Burghardt G M, Ward B, Rosscoe R. Problem of Reptile Play: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and Play Behavior in a Captive Nile Soft-shelled Turtle, Trionyx triunguis. Zoo Biology. 1996. 15(3): 223-238

[6]Jolly A. Prosimians Manipulation of Simple Object Problems. Animal Behaviour. 1964. 12(4): 560-&

[7]Merritt D, MacLean E L, Jaffe S,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rial Ordering in Ring-tailed Lemurs (Lemur catt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007. 121(4): 363-371

[8]Watters J V. Toward a Predictive Theory for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Zoo Biology. 2009. 28(6): 60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