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组织,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医师工作委员会(CCLAM)的卢选成博士、李秦博士、庞万勇博士领衔主译,国内外实验动物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共计74人共同翻译的《实验动物医学》(第3版)(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Third Edition)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为精装大16开本,合计1800余页,隶属于“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
该书由美国实验动物医学会(ACLAM)组织编写,自1984年首版问世以来,历经2002年第2版与2015年第3版的系统修订,始终代表着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亦是美国实验动物专科兽医师认证考核的最主要的参考书。第3版内容结构严谨、覆盖面广,不仅系统阐述了40余种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更全面介绍了实验动物医学历史回顾、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麻醉镇痛安乐死、实验技术、无菌动物、生物安全、人兽共患病、异种移植的感染风险、人兽共患病、职业健康、遗传监测、基因修饰动物、影响动物研究的因素、动物模型、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设施设计与管理、项目管理、实验动物行为学、动物福利等多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该领域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权威工具书。
中国实验动物医学界与该书的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1年,《实验动物医学》(第1版)由萧佩蘅、刘瑞三、崔忠道、明如镜、陈筱侠、郑景璋等专家领衔翻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引进国际前沿的实验动物医学类工具书,对推动国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我国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医学的理论体系、技术手段和应用场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验动物医学》(第3版)系统整合了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反映了国际实验动物医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也紧密契合了我国实验动物医学向标准化、伦理化、国际化迈进的迫切需求。
《实验动物医学》(第3版)翻译工作自启动以来,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的大力支持。译审团队汇聚了国内多家权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的专家力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在语言层面努力实现了对原著的精准传达,更结合国内学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等对译文表述的用词进行了审慎考量,使本书既忠实呈现国际前沿知识,又具备较强的本土适用性。
《实验动物医学》(第3版)的出版将为国内实验动物医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动物疾病诊疗、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提供科学权威的指导,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实验动物医师的整体水平,对于丰富我国实验动物专业教材体系、支撑实验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保障生物医学研究质量、推动相关制度建设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庞万勇、卢选成、李垚供稿
如需书籍可上中国农业出版社天猫、京东旗舰店等平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