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上午,第十届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实验动物资源与模型”专题分会场在浙江省杭州市白金汉爵大酒店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秘书长、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云波教授、副主任委员陈振文教授、谭树义研究员和秘书长杜小燕教授分别主持。 

本次专题会场聚焦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模型构建的前沿进展,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潘登科研究员以“基因编辑供体猪培育及异种移植临床研究”为题,系统介绍了我国在基因编辑猪模型构建及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转化方面的突破性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屈鹏祥副教授分享了“多器官对话驱动MASH表观遗传重塑的非人灵长类模型研究”,展示了非人灵长类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独特价值;辛伯至首席技术官李炳博士围绕“从手工到自动:显微注射技术的智能化与高通量发展路径”,探讨了实验动物操作技术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p13.png

此外,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田勇研究员就“我国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与模型现状与‘十五五’展望”作了深入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宋国华教授介绍了“基因编辑中国地鼠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展示了地方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潜力;中国农业大学武振龙教授从营养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实验动物营养研究新范式与创新”;ResearchDiets, Inc.高级科学家兼亚洲市场总监柯佳瑜博士则重点探讨了“纯化日粮中膳食纤维对肠道及代谢健康研究的关键作用”,为饮食诱导模型标准化提供了新思路。

p22.png

会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代表就基因编辑技术、资源数字化、模型标准化、营养调控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刘云波主任委员在总结中指出,实验动物资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战略储备,必须加强资源创制、共享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发展。
本次专题会场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实验动物资源与模型研究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国际化视野,为推动亚洲地区实验动物科学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p3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