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水之畔,群英荟萃。10月25日,第二届中国模式动物研发与应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启幕,这场被业内誉为“模式动物领域风向标”的盛会,吸引了全国顶尖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革命老区,共绘行业发展新蓝图。

p115.png

p29.png

图/大会开幕

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贺争鸣研究员主持会议。

p37.png

图/贺争鸣研究员主持会议

“模式动物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转化的基石与桥梁。”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大会主席李红良指出,从果蝇、小鼠到大型哺乳动物,每一种新型模式动物的诞生与每一次技术范式的革新,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对重大疾病机制的解析。

在当前全球生物医药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谁能掌握更精准、更先进的模式动物资源,谁就能在创新药研发赛道上抢占先机。继2024年首届中国模式动物研发与应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以来,我国在模式动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相继涌现。

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对疾病动物模型发展提出新的战略要求,我国模式动物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本届研讨会将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方向,重点探讨如何实现疾病动物模型从“有”到“精”的跨越,支持未来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p44.png

图/李红良教授发言

江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付康主任带来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跃居全国第15位,近两年增速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这些成绩,包含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贡献。”付康表示,赣州市以重大疾病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高标准建成了国际一流的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名片。

p53.png

图/付康发言

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荣瑞章研究员虽已退休多年,但仍心系我国实验动物事业发展。他特别提到,过去一年在模式动物资源库建设、疾病模型数据库标准化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正是新质生产力在该领域的具体体现。这些成果为解析生命奥秘、攻克重大疾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活体精密仪器”,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新药研发等前沿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p62.png

图/荣瑞章研究员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模式动物资源建设、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他特别赞赏江西以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高能级平台,正推动模式动物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p72.png

图/印遇龙院士发言

在主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精准构建、模式动物在重大疾病研究及新药创制中的应用等热点议题分享最新成果。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的圆桌论坛上,“跨界融合”成为高频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模式动物技术与人类疾病研究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同时严守质量安全与伦理底线。

p81.png

图/圆桌会议《模式动物技术创新与人类疾病研究的跨界融合》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赣南医科大学、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赣州市科技局、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承办,会议为期两天。接下来,与会代表还将围绕模式动物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