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揭示动物防御行为的神经机制

图A:左为一个代表性的“逃跑神经元”的神经活动;右为所有逃跑神经元归一化后的平均神经活动。神经元活动以逃跑的起始点对齐,蓝色阴影标注的是

他克莫司对大鼠肝脏组织蛋白磷酸酶2A和P-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蛋白磷酸酶2A和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他克莫司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

新化合物成功改善小鼠癫痫症状

由Nicolas Bazan 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精神保护化合物,该化合物能够预防癫痫症状的发展,他来自新奥尔良的神经科学卓越中心。该研究相关文章

小鼠研究发现:孕期摄入过期鱼油,增加新生儿死亡风险

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利兢丝研究所的一项小鼠实验结果表明:在母鼠怀孕期间,喂食高度氧化的鱼油(过期鱼油),那么对于新生小鼠幼崽来说,近30%的幼崽会在出生后两天内

6个月大鼠遥测心电研究:老龄化对传导系统的影响

摘要:老年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我们观察到在老年大鼠心脏,窦性心律心室激活延迟,伴有异常心外膜模式虽然传导速度是正常的。虽然这些研究结果涉及到老龄阶段,不知道什

Foxo3a基因调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发育及预防顺铂对卵巢的毒性作用

目的:研究Foxo3a基因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发育的调控及其预防顺铂卵巢毒性作用。方法:大鼠原代颗粒细胞体外 培养,利用HE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法进行原代颗粒细胞

玛咖提取物对小鼠毒性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目的:探讨玛咖提取物对小鼠毒性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给予BALB/c小鼠玛咖提取物15 d,观察玛咖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称量胸腺和脾重量。结果:24 h内小鼠口

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比较人与常用实验动物口腔菌群的异同

目的: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几种常用实验动物(西藏小型猪、比格犬、猕猴、新西兰兔、Wistar大鼠)的口腔菌群,并和人的口腔菌群进行对比分析,为口

大力”狗“斑点”:基因编辑的中国突破

基因敲除猴:从灵长类亲戚看人类全球首只经过基因靶向修饰的小猴在云南诞生,标志着我国在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2014年1月30日在国

6周自由转轮运动对高脂饲养雄性大鼠性激素及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脂膳食对青春期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结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6周自由转轮运动的干预效果。方法:3周龄初断乳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普通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最新推荐